涪陵实验中学教育科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课题研究 > 详细内容
“制约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效率提高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10/6/27  阅读次数:2199  字体大小: 【】 【】【
“制约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效率提高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结题报告
涪陵实验中学政治组
一、课题的背景及立项
重庆市将于2010年秋期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与其他学科一样,思想政治课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都要进行重大调整。这一重大变革,对政治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怎样正确把握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切实转变教学方式,有效实现新课程的三方面功能,都是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课程改革唤呼教学创新,惟有更新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方式,才能不断提高新课程的实施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政治教师自身不断进步与发展。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以及实际面临的巨大高考升学压力,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依然比较普遍,在教学目标设计、问题情境创设、探究活动组织、教学手段应用、课程资源利用、课堂过程管理等等细节技术上更是缺乏智慧和灵性。这些问题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也不例外。
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在于:第一,有利于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迎接新课改挑战。第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第三,有利于提高中教师教学能力。第四,有利于解决目前中学政治课教学面临的突出难题。新课程倡导的主要理念就是回归学生的生活,政治教师要从“理论化的课堂”回归到“生活化的课堂”,这就需要我们去学习、去研究、去设计,这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个新的挑战。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目标
(1)通过研究,初步形成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有效准备策略、实施策略、评价策略;
(2)通过课堂教学改革,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3)研究和总结课堂教学规律,逐步形成既能揭示课堂教学实质,又能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新理论。
(4)研究成果主要以教学论文、精品课、常态课等方式来呈现和评价。
(二)主要内容
(1)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包括教学内容的创造性研究,即教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合理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精选学科知识。教学内容要具有挑战性,激发学生兴趣、求知欲,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探究过程。教学内容要具有人文性、科学性、社会性及三者的融合。教学内容上要关注实践性,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前预习活动的具体策略研究。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活动,改进方法,提高课前预习活动的效率。
(3)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开展合作学习以及学生差异发展策略,鼓励学生创新策略。
(4)课外学习活动的策略研究。一是研究课外作业的设计、操作、批改和评价等,使课外作业真正成为学生总结反思、问题探究的自主学习活动。二是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把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落到实处的策略。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涪陵实验中学高2011级全体学生
(二)研究方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兼用文献检索法、综合调查法、经验总结法、个案分析法等。
四、课题研究的思路和原则
(一)研究思路:本课题研究从新课程实施和教师发展需求出发,以“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为主线,既研究我校政治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及产生的效率,同时,沿着学校发展的实践背景,探究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对推动学校和教师发展的现实问题。
(二)研究原则:科学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合作性原则、开放性原则。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促进了教师成长。教师端正了教育思想,转变了教育观念。通过教学研究和学习钻研,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大大增强,教育科研能力明显提高。通过开展本课题研究,不仅增强了教师教育科研的意识,而且提高了教师制定、撰写实验计划的能力,掌握了课题研究的一般方法与步骤,提高了研究总结的能力。
(二)提高了学生素质。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养成了科学思维的习惯,掌握了创新思维的方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思维活跃。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突出了学生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动脑、动手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断提高。
(三)主要研究过程及成果目录 
1、2009年9月-10月,为学习理论收集资料阶段。制订研究方案,进行具体的分工。进行实验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效率现状调查。
2、2009年1月-2010年2月为实验阶段。大家努力寻找制约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效率的因素,提高政治课的课堂效率。罗斌老师上了一堂全校性公开课,受到听课者的好评。
3、2010年3月为反思总结阶段。
4、2010年4月-5月为再实验阶段。
5、2010年6月为结题阶段。
调查报告:  
涪陵实验中学高二政治课课堂效率状况的调查分析                     
论     文:  
浅谈思想政治课课堂效率提高的有效手段  
浅谈政治课课堂问题的设计  
论高中思想政治课导入设计  
课改新理念下政治高考复习方式的探索  
教       案: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公司是企业的主要形式》 
《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矛盾》、《经济常识复习课》、
《市场交易原则》
课     件: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量变与质变》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主观题解题技巧 》 
六、总结与思考  
课题组利用一年的时间开展了《制约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效率提高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对在校学生开展了教学调查,收集重要资料与数据,并对此进行统计分析。并进一步深入学习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以此为依据,课题组从不同角度开展了高效率课堂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为迎接新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并做好了理论与实践上的准备。在研究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发现存在很多不足,如实验方案不够完善,资料不够全面;研究内容交叉,操作难以处理;参与科研的教师的认识和实际操作存在较大的差距;变量难控制,缺乏数据分析等。这些问题使得我们的研究不够深入,一些工作未能如期完成。这有待今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
七、主要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
[3]陈万柏,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俞建文. 从教法走向学法(思想政治课主体教育研究) [M].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5]石鹤雄.谈思想政治课备课目标的实现[J].中学教学参考,2010(9).
[6]段进廷.如何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课兴趣[J].新课程研究,2010(4).
[7]孙炜.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J].中小学教育,2010(1).
[8]余永定. 崇尚科学 弘扬人文精神—思想政治课教学理念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
[9]曹明荣. 如何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效率[J].文教资料,2009(14).
[10]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重庆市涪陵实验中学校  
电话:023-72861300  地址:重庆市涪陵区兴华西路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