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实验中学教育科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详细内容
Grammar Teaching in Communicative Approachto Senior English Teaching
发布时间:2010/4/1  阅读次数:1802  字体大小: 【】 【】【

Grammar Teaching in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o Senior English Teaching

廖佳丽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grammar teaching in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o Senior English teaching. The paper consists of five parts.
Part One i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endency of grammar teaching at present and its reasons. After communicative approach emerged, it is widely accepted by many English teachers. But some of them misunderstand it.
Part Two chiefly gives the definition of communicative and grammatical competence, and their mutual effects on each other. The part points out the real face of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o English teaching.
Part Three talks about how to teach grammar by the mean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 from three aspects. Through this part, we know that the aim in teaching grammar should be to make sure that the students can use what they know.
Part Four gives some attentive points on teaching grammar. In the process of grammar teaching, the teacher should master a standard between more-grammar-teaching and less-grammar-teaching.
Part Five describes the roles of the teacher in teaching English reading.
Part Six is a conclusion to the paper.
Based on the acknowledgement of the real face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 and the methods of teaching grammar, the paper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 and proper teaching of grammar is not only helpful for the teachers to teach well, but also for the students to learn easily.
Key Words: communicative approach       grammar teaching     method     standard

交际法教学中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交际法开始传入我国。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倡交际教学法,把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作为重要教学目标。随着中学英语新教材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英语交际法也得到了大力提倡,深入人心然而,一些教师对交际教学法的认识存在误区。其中之一就是认为交际能力主要是指听说能力,以为只要学生能够套用课本句型进行交际就算达到了教学的目标,语法不用再教了。语法能力被排除交际能力的范畴之外,这种现象现渐渐走向另一个极端。并且开始出现下面的状况:
1.如今的一些英语示范课中,老师避免语法分析,整堂课只有听说和表演,这的确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也生动活泼,表演栩栩如生,的确是出色的演员。看似一堂英语课,倒不如说是一堂英语学成表演。
2.如今的一些中学生英语语法知识欠缺,口头﹑书面表达中没有语法概念,语法错误连篇,或有的学生就只会蹦单词,根本不会谴词造句。
可见,如今的语法教学似乎已难登大雅之堂。然而,古人云:“无规矩,哪能成方圆”。要是学生连基本的语法规则都没有掌握, 说话都表达得不清不楚,又何以达到了交际的目的?如何实现交际法到交际—语法教学法的转变,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正确认识交际能力和语法能力

的确,外语教学是实践性和交际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这是外语教学本身的职能和我国社会发展需要所决定的。正确认识交际能力和语法能力不仅有利于老师更好地教学,也对学生学习语法起了一定的作用。

1.交际能力

卡纳尔与斯温(Canale and Swain,1980)认为,交际能力包括四个方面的能力,即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社会语言能力(socialinguisfic competence)、对答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及应付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社会语言学家海默斯(Hymes, D.H. 1972, p281)提出“语言能力只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交际能力有四个部分组成”的学说(转引自:徐强,2002, p64),即:
1)语法的正确性。
2)语言的可行性,指有些话语语法虽然正确,但人们却不那样说。如walk
on foot。
3)语言的得体性,这是指语言应适合于对话双方的社会地位、身份、性别、
心理等因素。
4)语言的可接受性,指语言适合于环境。
可见,交际能力不仅包括语言形式的正确,语言的可接受性,还必须考虑语言是否恰当,拥有交际能力就是同时拥有语言知识和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

2.语法能力

巴克曼(Bchman,1996, p67-75)认为语言能力由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使用能力组成(转引自:徐强,2002, p65)。语言组织能力有两种:语法能力和语篇能力。其中语法能力由一组相对独立的能力构成,包括词汇,词法,句法,语言和文字体系知识。这些知识支配选择达意的单词,选择单词的形式,选择单词在表达意思时的排列顺序和单词的物质体现,如声音或书写符号等。

3.交际法教学与语法教学的相互作用

其实,不仅听说能力是交际能力,读写能力也是交际能力。口、笔头能力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任何的语言教学法都没有把语法教学排除在外,交际法也不例外。交际性原则指出,“适当的讲授语言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自觉进行练习,提高学习的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转引自:王才仁,1998, p213)倡导交际语言教学的专家在为交际能力下定义时,无一不把语言能力,即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和规则,能辨别和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正确句子,作为构成交际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交际需要适当的表达方式和正确的语言形式,不适当的表达方式和不正确的语言形式会影响交际。可见,作为语言形式之一的语法是交际能力中不可缺少的,交际法教学并不反对语法教学。
众所周知,语法是语言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语言规律。中国人学汉语要学语法,更何况中国人学英语,怎能不学语法?
从语言学习的目的上看,具备一定的语法能力可以更有效地提高以书面形式运用英语的能力,进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技能,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转引自:肖礼全,1999, p20—30)。可见,要培养口头和书面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就要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即语音、词汇、句法、语法等语言知识能力。客观地说,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多地是以书面形式使用英语交际。在阅读过程中,人们往往需要语法来帮助才能正确理解。另外,从高考试卷可以看出,学生写作多数并非离题,而是难以用正确的语言形式把文章表达出来。
从语言学习的环境上看,学习者习得母语时,处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不必学语法即可形成语感,获得运用母语进行日常交际的能力,而完全用习母语方法学习外语是极不现实的。除了极个别外,绝大多数学生是没有习得目的语的语言环境的。因此,在缺乏语言环境下学习英语,只有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和语法结构,才能事半功倍,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增强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准确性。
毫无疑异,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并不是对立或排斥的。语法能力是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和保证,同时,交际能力又是语法能力的实践和最终目的。语法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通过交际指导语法教学

1.在语法教学中,突出交际功能

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交际。交际是人与人之间思想、感情和信息的交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需要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正确发挥。师生双方的认识活动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强化互助协作精神;充分的鼓励和表扬会使学生增加学习兴趣,这些都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格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在语法教学过程中,要牢牢把握方向,明确英语教学的核心就是交际,既要扎实地掌握语言知识,更要培养学生交际的能力。

2.以学生为中心,趣味教学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丰富,尤其是高中学生,渴望在课堂学习中获得较大的信息量,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有助于学生降低心理疲倦程度,维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为此,教师可采取以下措施:
1)加快训练节奏, 因为快节奏可以激发接受训练人的参与兴趣;
2)控制好每次训练的时间,不要持续过长;
3)不断变换学生训练的组合方式,齐声操练,分行分组操练,个人操练应当穿插进行;
4)用竞赛或游戏等方式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奋程度。
由于学生采用不同的生动活泼的途径参与语法项目的探究,学生对英语语法学习的兴趣浓了,他们不再感觉英语语法枯燥难学了,而是把学习英语语法当成了一种乐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就容易收集并总结出许多顺口溜并运用到语法学习中来,便于记忆,对学习语法帮助很大。下面仅举几例。
1)"3hnm,3lof,ws" (hear, help ,have, notice, make; look at, listen to, let, observe, feel; watch, see ) 适用于省略to 的动词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的用法:
如: I wouldn't want to see you fellows go to jail.(我不想看到你们这伙人进监狱。) (Dixon ,1995:37 )
Did she have to let the whole world know what a loser she was?(她有必要让全世界都知道她是一个失败者吗?)(Gilmour,1999, p88)
2) "有do 无to, 无do 有to" 这一顺口溜有助于学生记忆动词不定式在介词but, except,和besides 后面时的使用方法。
如: She could do nothing but cry. (她只是一个劲儿地哭。)
She had no choice but to wait.(她别无选择,只好等待。)

3.依据交际内容,创设适当情境

传授语言知识、进行语言技能训练和交际活动都是在社会语言情景中实现的。常用方式有:(1)给出示意图和关键词,外加形象的手势、幽默的表情和动作,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2)让学生进入不同角色;灵活采用全班讨论、小组讨论、邻座问答、个人复述、师生对话等方式,使课堂教学形式活泼,不拘一格;在语言情景中采用“以情调动、依景互动、设景主动”模式,提出“启动、发展、高潮三阶段”操作技巧,提出“主题讨论、朗读竞赛、值日报告、自由谈论、佳作欣赏、模仿改编、歌曲传唱、听说评价”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的交谈技巧入手,通过提问练习、对话练习、表述练习,突出了听说技能训练的交际性、时效性、自主性。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主人翁和远大理想,激励浓厚的兴趣、愉快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和自信心。
如教高一年级的The sounds of the world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几首歌曲,使学生对Country   Music , Pop   Music, Blue music   和Rock   and   Roll等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了解大意,接着播放The Cup of Life这首经典的拉丁风格的世界杯足球歌曲,因为文中图片和课文内容都有这首歌曲的演唱者Richy Martin。然后教师再布置一系列的作业,学生对此兴趣盎然,学起来就轻松多了。又如在教学生用英语来介绍朋友,介绍他人时,就利用学生十分熟悉以及崇拜的歌星“四大天王”为例,提问学生:
“Have   you   heard   of   Liu   Dehua?”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him? ”
学生听了,兴趣勃发,表达自己思想的欲望顿时高潮,这时老师适时给了几个key   words: singer , pop   songs , famous , age , favorite等,象这样进行愉快教学,能使同学们把“难受”的英语交际活动化为一种享受。经过一段训练后,不少同学还能自动组成英语交际活动兴趣小组,经常自觉开展活动。

四、把握好语法教学的度

当然,语法教学也要把握一个度,一般不能过多讲,但也不能讲少了,否则,势必造成英语教学的本末倒置。语法教学应避免走极端,我们不能不教语法,但也不能以语法教学为中心,为语法而教语法。在语法教学中要注意语法知识的系统性和层次性,讲解要注意趣味性和简约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法教学的效率。因此我们应摆正语法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既不片面夸大,也不忽视其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语法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做到:

1.根据要求,把握重点

新教材以功能为主编写教材,打乱了语法本身的系统。每个单元不仅可能包含多种语法现象,而且包含了掌握要求不同等级的词汇。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读教材教参,理清重点、难点,对各种知识点和语法现象加以区别对待。对于本单元所要求的语法知识和三会四会词汇要重点突破,而对于本单元未做要求的语法现象或一会、二会词汇只能轻描淡写,只须知其然,不须知其所以然。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无的放矢,势必造成学生抓不住重点,增加学习负担的后果,也造成老师多占时间,在规定的课时内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现象(沈月中,2002)。

2.系统归纳,适当集中

新教材的语法现象分散,有的同一种语法现象,不仅出现于同一册的不同单元中,而且还出现于不同册中(黄开森,2002)。比如,定语从句从高中第一册就开始介绍,重点介绍在第二册和第三册,第四册还有对定语从句进行复习的要求。如果教师完全根据教材,有一点教一点,那么学生所得的语言知识往往是支离破碎的,不利于学生的记忆和掌握。如果在学生多次见过某种语法现象,有初步了解之后,老师及时适当给予集中教学,系统归纳,学生对此语法项目就会有个完整了解。知识的系统化和整体化,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精讲多练,突出交际

语法总是具有抽象性和理论性的。语法教学不能是理论教条的简单罗列,也不能是洋洋洒洒的无边推理,而应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精讲精练,既让学生获得应学的语法知识,又不至于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交际法指出,“英语要作为交际工具来教,来学,来用”,“语法教学是为培养交际能力服务的”(转引自:王才仁,胡春洞,2002, p198)。因此,语法教学中的语音、词汇、句法、简单语法知识等应尽力用英语来讲解,或用英语伴以直观教学来讲解。对于理论性、抽象性比较强,或者需要英汉比较的语法知识可以用汉语来讲解,以便学生易于领会,教学省时省力。但是,即使用汉语来讲解,还得突出交际原则,即所举的例子和所布置的练习应尽力提供一定的语境,使学生在语境中提高语法能力,又在语法中提高交际能力。

、教师在语法教学中的角色

在中学英语交际教学中,语法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先给出所要讲的句型或单词、词组,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会语法,并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这样方可教好、学好、用好语法。为此,教师应有目的地设计一系列含有语法点的活动,使学生在贴近生活实际的语言材料中进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学习,使语言形式和语意概念、对话双方的社会地位及连贯的上下文语篇紧密联结在一起。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把语法规则加以归纳简化,去掉一些不需要的语法规则,然后花少量的时间对这些语法进行集中教学,用余下的时间让学生去说、去读,在语言实践中理解规律、运用规则,这样才能达到语法教学交际化的目的。另外,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语言形式和交际意义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学会语言意义的理解和表达,这样才有助于语法教学的交际化。

六、结论

总之,语法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理所当然地要有它应有的地位,语法教学好不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外语教学。因此,语法教学必须打破传统教法,实现语法教学交际化的目的。而语法教学的交际化可更好地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使语言知识更好地服务于语言技能。中学所教的语法是实践语法,而不是理论语法,语法教学要以实践为纲,以交际为中心,以技能为核心(沈月中,2002)。对语法学习的目的要有较深刻的认识,把语法作为手段来学,作为桥梁来用,克服为学语法而学语法的偏向,以为语法就是为考试用的,是死的,要死记硬背。另外,老师还要有意识地把学习语法的目的引导到实用和交际方面来,使学生有机会在课外实践中运用,增多语言交际的机会与数量。同时,“新课程标准”还强调发挥教学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水平和改进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功能,这无疑是对过去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的倾向的一次实质性变革。英语课堂因此而更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的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学习的结果。因而,用交际法教语法,正是通过一系列的交际活动的实践,达到交流思想感情,最终达到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好基础的目的。
  

参考书目

Hymes, D.H. 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 in linguistic theory. [A] In R. Huxley & E. Ingram, eds. Language Acquisition: Models and methods. [C] London: Academic Press, 1971b.
Widdowson, H.G. Teaching English as Communic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胡春洞.英语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26—29.
胡文仲. 英语的教与学.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1: 63.
黄壁君.从外语教学透视交际素质.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9,11.
沈月中.如何用交际法进行语法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苏翊翔.外籍教师与交际教学法.上海:上海华东师大学报,1998,3.
王才仁, 胡春洞.英语教学交际论.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4—5.
黄开森.谈谈中学英语语法教学.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2,3.
王蔷.英语教师行为的研究.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21.
肖礼全.外语教师与外语教学法—外语教学的哲学思考.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12:20—23.
徐强.交际法英语教学和考试评估.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40—42.
张萍,张燕丽,等.交际教学法的折中取向.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2,3.
张兴旺.英语教学与交际能力.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5.
章兼中.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课程、教材、教法,1997,10.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重庆市涪陵实验中学校  
电话:023-72861300  地址:重庆市涪陵区兴华西路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