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激趣法
李 玥
摘要:初中英语课堂的激趣,符合新课程标准、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教育心理学的理念。本文首先分析初中英语课堂激趣的意义,然后探讨初中英语课堂激趣的方法,最后提出现在初中英语课堂存在的弊端,呼吁教师能够设计新颖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激趣、教学活动
初中的英语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也将为学生一生的语言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初中的课堂也无时无刻不存在着矛盾与困境。初中生由于自身年龄特点,对于学习还没有形成理性的思维,而是凭着自己的兴趣选择性地学习。这就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挑战:是让初中生在有兴趣地条件下快乐的学习,还是一味地强迫他们学习?怎样才能让初中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就要求英语课堂不仅能够组织有序,还要富有乐趣。教师应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初中生的兴趣,保持初中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进入成熟的英语学习方式,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
一、 初中英语课堂激趣的意义
1. 符合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英语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英语课程标准,2001)
2. 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
初中生对学习还没有形成理性的思维,他们需要兴趣作为引导进而产生学习
的动力。另外,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思维活跃,联想丰富,勇于创新。因此,初中英语课堂的激趣活动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能够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3. 符合教育心理学理论
教学心理中教学过程的九大要素之首就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注意的
方法之一就是创设激趣型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积极性和主动性中探求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心理学,黄希庭,2004)
二、 初中英语课堂激趣的方法
(一) 导入的激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英语课就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导入。如
果在导入的部分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引起他们的注意,他们就已经准备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里。在导入的部分,教师可以首选chants或者是 English songs作为激趣方式。在chants和songs中,教师可以改编一下原本的歌词,将单词变成他们刚刚学过的熟识的单词,这样也是一种复习的方式。教师就可以带着全班同学进行chant或者sing a song,学生的兴趣就会被激发了。例如,仁爱版教材七年级上Unit 3,Topic 1,Section C,在导入部分,就可以将Section A中的chant部分改编。原本的歌词是这样的:
I have a good friend
He comes from a far land
We always help each other
We learn from one another
改编后的歌词:
I have a good friend.
He comes from a far land.
He has a lot of friends.
They come from Canada.
We study in the same school.
We always help each other.
We learn from one another.
教师在导入的时候就带领全班同学边轻敲桌子打拍子,边chant,学生的热情会迅速高涨。而且改编的歌词更多地复习了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也就是本话题的重点。
另外,教师也可以采用图片的方式,选用的图片就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也可以选用一些搞笑的图片。通过图片配合文字的方式,也可以达到既复习,又激趣,还导入新课的目的。
(二) 学习新知识点的激趣
初中生对于学习新的知识很有热情,但是一旦发现新知识难以理解,就会选
择放弃。因此,初中英语课堂中学习新知识就要求教师设计新颖的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乐学的兴趣,让他们有克服困难的动力。在学习过程中,激趣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开展比赛性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习。初中教材中的对话课文,可以设计模仿录音活动。将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小组,先小组内部模仿录音,强调要注意语音语调,然后小组之间进行比赛,最后评比出模仿冠军。例如,在仁爱版教材八年级上Unit4,Topic1,Section A中,课文录音里面有很多是模仿动物叫声来读课文。教师可以首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着模仿,然后小组内部模仿,最后小组推举出模仿得最好的学生在全班比赛,选出一个模仿冠军。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比赛过程中,他们会一遍一遍地重复对话,等到他们模仿得差不多的时候,对话课文也基本能够背诵了。并且对于初中生的英语口语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高。
(三) 课堂结尾的激趣
初中英语课堂应该是一个输入、输出的过程,一堂课的结尾就应该是学生经
过输入这个过程,开始大量输出的时候,这个时候也应该是整堂课的高潮部分。因此,教师在一堂课的结尾部分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产出。学生产出量大了,体验到的成就感就越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自然就更浓了。在结尾部分,教师可以设计像role play、课本剧、小组讨论作文等活动。例如,仁爱版教材七年级上Unit2,Topic3,Section B,课文对话主要讲的是捡到东西寻找失主的内容。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课本剧,内容就是模仿课文捡到东西归还失主。学生在准备这个课本剧的过程中,会先写好剧本,这样就练习了写作能力。然后认真排练,背诵剧本台词,这样就练习了口语以及听力能力。最后还要上台表演,就让学生组织能力,表演天赋充分发挥。最重要的是,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来完成这一系列的活动,跟传统的学生输出方式不同。传统的学生学习输出方式是做练习题,但是练习题只能练习学生的写作方面,而学生听、说、读等方面被关闭了。教师设计形式多样的学生输出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另外,传统的做习题,对于初中生非常的枯燥,他们容易产生厌烦情绪。而形式多样的活动,使他们在快乐中就把自己所学的展示出来,在快乐中就体验到了成功。
除了以上的激趣活动,还有很多的方式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走进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学生一个灿烂的微笑,学生会回报给教师一整堂课的学习激情。或者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幽默天赋,在讲解枯燥的知识点的同时,添加一点润滑剂。针对初中生的特点,初中英语课堂需要更多的激趣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具有创新思维,设计出更多的新颖的活动。
总之,初中生学习英语应该是在快乐中主动地学习,但现在,那种“填鸭式”、“应试式”、“母语式”教学方法仍然在被沿用。这样的课堂严重的挫伤初中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与教育心理学,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都不相符。在新时代的特殊背景下,教师应该摈弃这些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为突破口,设计新颖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愉快学习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初中生英语学习的教学质量。本文只是初步探索初中英语课堂激趣的意义以及方法,而对于哪种方法具体能够适用于哪种课型,具体能够达到哪种教学目的还涉及较少,在今后的探索过程中望各位教师共同探讨,共同进步。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创设激发初中生兴趣的语言氛围,能够设计激发初中生兴趣的活动,既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也有利于让初中生形成英语学习的兴趣,获得英语学习的成就感,最终使之成为其自主学习英语的动力,提高初中生英语学习的能力以及质量。
参考文献
《英语课程标准》 2001
《心理学》 黄希庭 2004
《教学学概论》朱德全,易连云 2005.9
http://hi.baidu.com/%B9%C5%C4%CF%D4%C0/blog/item/895858da2866e4dbb7fd48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