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涪陵实验中学校
- 电话:023-72861300 地址:重庆市涪陵区兴华西路2号
于连,学生中的小“于连”
支 婕
《红与黑》里的于连是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所刻画的最令人难忘的青年形象。于连是一个有才华,有自尊,有野心也有良心的人。他个性的形成自然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很大关系,作者正是借此来披露当时的社会之黑暗。这些方面,司汤达及其作品的研究者们已多有论述。在此,我只谈谈作为一个老师在读到此人物后的一点杂感。
于连,可谓天才人物,拉丁文的《新约全书》背得滚瓜滥熟,一小时内可以背诵一则。这样的人物理应宏途不可限量才对,可最终却落个斩头的下场。除了当时的时代背景,这个青年自身的性格相信也对他短暂的一生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可以偏激的说,性格决定命运。这不禁使我想起我现在所教的学生。现在正是他们性格趋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我想我们老师要做的工作可不仅仅是传道授业之简单。
于连曾经是“一棵美好的植物”,是具有“惊人的意志力”和非凡聪明的少年。冗长的《新约全书》他能用拉丁文倒背如流,教皇的提问他能应对自如,这足以博得众人的艳羡。我所教的学生中不乏像于连这样天资聪慧的人才,其他科目不提,做起数理化的习题来那还真是令众多老师啧啧称赞。
可是,于连身上又具有极强的反叛意识。为了向上爬,他不得不接触上流社会形形色色的人,可是自内心来讲,他对这些人是极为憎恶的。正是这种矛盾心理的交织,使他一直心存芥蒂,不相信任何人,就连自己所中意的情人也怀疑是否是真心。这使我想起我曾接触的某学生。该生曾向我提及其对于现在社会很多阴暗面的厌恶,那种神情十足是八十年代末所谓“愤青”的表情:看透人间的种种不平。我想这种思想不应该是他们这一代的孩子所有的,这种思想分明会对他的一生产生消极的影响。记得有次月考作文要求写对食堂的看法,其他学生虽然对食堂服务也不甚满意,但既然题目规定了看法,他们也就没提自己的不满。但那个学生却压抑不住自己的不满情绪,不顾题目的要求发表了自己的真实感叹。看到他的作文时,我除了生气外,更多的是难受。十几岁的孩子,心里却装下这麽多本不应该装的东西。这时如果老师只顾一点点分数而对其严加指责的话,他心里必然会产生更强的抵制情绪,反叛意识就会更加根深蒂固。我以为,我们老师此时得对其晓之以理,告诉他矛盾存在的普遍性,没有任何东西是完美的,他得正视现实。
于连的自尊自爱在小说中表现也很明显。虽然出身平民家庭,他的傲气却不是一般贵族公子哥儿所能比的。面对市长的藐视,他并没有卑躬屈膝,反而以自己的才识向市长证明自己的不屈不挠。学生中也不乏自尊心很强者。所以,老师们在发表自己的批评甚至表扬时都应该小心翼翼,切记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若是触及了他们的哪根“神经”,他们受到的伤害是我们这帮“大人”所难以想象的。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其积极因素。于连希望跻身上流社会的野心其实也可看作是年轻人积极向上的一面。这在学生中是常见的。对于这种积极向上的因素,我们应该加以引导,使之成为孩子们一生向上奋斗的动力。老师的引导虽是外界因素,但却必不可少。曾有个学生迷恋希特勒,还千方百计的希望读到其作品《我的奋斗》一书。很明显,历史知识的匮乏使他忽视了希特勒的丑恶一面。这时如果老师对其盲目崇拜置之不理,或是一味的否定其对希特勒的崇拜,都是不负责任的“一刀切”。我以为,老师应该做的首先是肯定希特勒奋斗的坚定不移,这是值得该生学习的。但他更应该清楚,希特勒是残忍的杀人魔头,其对世界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原谅的,崇拜这样一个杀人不长眼睛的人是很盲目的。老师近而告诉他历史上更多艰苦奋斗的积极人士的故事,使其放弃对希特勒的崇拜。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很多学生对所谓的“花边”新闻和“野史” 感兴趣这一点,激发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探索。
终上所述,我们的学生正处在性格发育成熟的关键时期。老师的角色不只是老师,也是朋友。作为老师,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不是一味的说教。性格上的健康成长是学生获得好成绩的保证,也是影响他们一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老师们在课堂教学的同时一定不要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