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实验中学教育科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详细内容
如何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发布时间:2010/6/16  阅读次数:1016  字体大小: 【】 【】【
  

如何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张兴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历史这一门学科同样需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特别是在当今学生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社会各界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素质,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针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我有如下看法。

一、                         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

现在的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也非常有个性,表现欲也很强。所以,学生对于传统的教学 方式十分的反感,甚至非常抵触。如果我们还是按照以前一样,拿着课本照本宣科,翻来覆去的这个知识点,那个知识点,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产生抵触情绪,更谈不上主动来学习了。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改变课堂的形式,尽量使课堂丰富多彩,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主动的来学习历史。总的来说,就是要坚持“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原则。我觉得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形式来改变传统的呆板的枯躁的教学:

1、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大,可以在内容中引入图片,影像资料等大容量的信息,而学生对这些直观的、生动的信息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产生兴趣。

2、多采用探究的学习方法。传统教学当中,我们对一个概念,一个知识点,往往是直接抛给学生,而缺乏引导学生主动来探讨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往往对这种压迫式的灌输比较反感,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多和学生一起来探讨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探讨中培养学科兴趣,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编排历史话剧。可以在一学期内,根据教材中比较生动有趣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组织学生编排历史话剧,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也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从而树立对学科的兴趣。

二、                         生动优美的课堂语言

在目前的教育状况之下,最实用、最有效的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是生动优美的语言。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实际效果。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珂所说的:同样的教学 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因此,教师必须追求教学语言的艺术美。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你一进教室,学生就兴奋,就会觉得听你的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这确实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而这种高 超的教学艺术则来自教师渊博的知识和对专业课的精深理解和熟练把握,来自教师的禀赋和气质。例如:亚洲的革命风暴亚洲的觉醒的时间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学生容易记错,我简练地用革命风暴刮起后 ,把沉睡的亚洲人吹醒了,一句话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并且记得很牢。针对历史学科,我们还可以适当地给学生介绍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知识,这样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长学生的见识,帮助理解教材内容,也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教学艺术的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内在美主要是教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富有科学美,外在美主要指 教学表达的形式美。如字字珠矶、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美;层次清晰、简洁明了的板书、板图美;有张有弛 、劳逸结合的教学节奏美;起伏有致、疏密相间的课堂结构美;启发诱导、虚实相生的教学方法美等等。我们 应该长期不懈地去努力、去探索达到上述完美境界的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实现质的飞跃。
      
三、注重课堂的实效

           如果学习成绩不好,最终也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所以要想使学生有持久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要让学生感觉在这门学科上投入了有收获,有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是相互促进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兴趣而去哗众取宠。所以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思维的指导和培养。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复习小结。一节课的小结应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复习归纳本节所讲核心内 容,突出重点、难点,并找出便于学生记忆的方法。如讲完第二次世界大战经过时,可归纳为五个战场、四次 会议、三次转折性战役、三个法西斯国家投降。使学生不仅记忆牢固,而且知道本节的关键所在,起到画龙点 睛的作用。二是留下悬念,激发学生反思的余波。一节课的结束不能认为是思维发展过程的完成,恰恰相反, 应该是思维进入更高层次循环的开始。因此,在小结中,我经常用悬而未决的问题,创设新的情境,给课后学 习布下疑阵,以诱发学生渴望知识结论的愿望。例如:在讲述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一课后,我是这样 安排的:1.扼要归纳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的方式和危害;2.分别请学生把代表英、俄、德、法、日的虎、 熊、肠、蛙、太阳等符号,插画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示意图上作为课堂练习;3.再挂出《时局图》烘托出 当时中国的危急局势,激发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之情。提出:甲午战后,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 族危机,怎样才能挽救祖国被人宰割的民族危机呢?中国各派政治力量在苦苦探索着,那么具体情况如何呢? 结果怎样?启发学生思考,为讲好后面的新课埋下伏笔,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四、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做学生的朋友。

这个时期的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实是比较模糊的,老师好不好,他们一般是用直观感觉来评判的。只有你走进他们,去关注他们,多和他们交流,让学生在情感上认同你,那么也会对你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比如,我们可以提前几分钟到教室,和学生聊聊天,关心一下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这样,自然的和学生距离就拉近了。

教学是一种艰苦的创造性劳动,教师应在严谨课堂结构、创设问题情境、开发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 养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狠下功夫,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历史教育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应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感化。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素质,也能不断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成绩。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重庆市涪陵实验中学校  
电话:023-72861300  地址:重庆市涪陵区兴华西路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