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教师专业化发展与自我实现的关系?
在终身化背景中,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渗透,教师教育应全面考虑教师的专业发展,打破职前和职后相互独立的局面,实施一体化教育,使教师终生都能受到连贯的、一致的教育。以专业化为方向,提高教师素质。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主动吸取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环顾各国对教师素质要求虽各不相同,但都普遍重视知识更新和开拓创新能力。以终身教育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就是要使教师个体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就是要使教师从专业地位发展转变为专业角色;就是要使教师职业成为专业,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得到社会的承认。
教师这个行业具有其它行业不可比的特殊性,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人,是学生.如果把学校比作一座工厂,我们教师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商品,只是其他行业若产出了问题商品可以重来,可以不让它流向社会。而我们的每一个学生无论他(她)是否合格,是否达到了社会的要求,都不可避免的要走向社会。换言之,教育的后果一旦产生就具有不可挽回性,这一特殊性对所有从事教师这个职业的人提出了挑战性。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无数优秀教师的成长经历印证了这个理论。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个性,各自擅长各自的育人方法和模式。但是千方万法,离不开认认真的工作态度;千种万种模式,离不开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不如此,教师就无法做一个有心人,无法做一个合格的引路人,更无法做一个心灵的守护者。
彭 辉(涪陵实验中学语文教师):
青年教师虽然经验缺乏,但其天然的优势是年轻,有雄心,有精力。若用心工作,拿出自己的魅力,走出一条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探索,创新之路,真正做到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这就是我门最大的收获。
教师的待遇肯定与我们的期望是有所差距的,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应当心存感恩之心,才会快乐,才会有进取精神。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一切都会好起来。不要老师犯一个错误——按酬工作,心不在焉。其实我们应该知道,当你在为没有看到皎美的月亮而耿耿于怀时,你却错过了欣赏满天繁星的好心情。
青年教师除了满足最基本的低层次的生存需求外,好要敢想,敢干,敢冲,敢闯的创业精神,人的奉献越多,他的价值就越大,这是永恒不变的定律。
教师的智商,是天生的,是父母给的,这是不可逆转的;而决定人生高度与一个教师能够达到的高度的是人的经验,经验从何而来?必须有为,必须时时刻刻看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学习,不断把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反思,把肤浅的、瞬时的、片面的经验升华为智慧。
正视自己的不足,不虚伪,不逃避;勇于担当责任,做好表率;不怕出丑,敢于从自己的丑挖掘自己最大的潜力;追求进步,为自己找一个榜样与目标,努力实现无限接近他。
唐之宜(涪陵实验中学英语教师):
现代从业人员,即使受过高等教育,若不能不间断地学习,不能保证经常性地获得系统化的新知识并受到新技术的训练,是很难满足岗位的需要的,以至难以适应新的生话。所以说“学无止境”。学习是任重而道远的,非要终身学习不可。终身教育的理论指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式,它要求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即学习者是参与者,不是旁观者,要提出问题,在研讨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坐在教室里或到现场听老师或技术人员的讲解。
教师作为一个专职人员,其发展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实践能力、教育经验等不断成熟、不断提升的过程。身为一名教师,要想跟上时代步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就要不断创新、有所建树,必须掌握现代教学理论,敏锐洞察表面现象之间的教学规律,及时发现问题的根源所在,灵活运用教育原则,通过自身不断的学习与发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满足学生诸多的求知欲望。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寻求机会补充与更新自身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最终达到提升专业水平、做好本职的目的。
教师专业发展的漫长性与生长性注定了是一个终身的过程,教师接受终身教育理念是专业成长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终身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就可能会夭折,而终身教育便成为空洞的口号。正如《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中所描述的那样:“今天,世界整体上的演变如此迅速,以致教师和大部分其他职业的成员从此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即他们的入门培训对他们的余生来说是不够用的,他们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
张伟(涪陵实验中学化学教师):
1、教师专业发展必须策划自我。作为教师必须以清醒的头脑、平常的心态,站在高端视点,用全局的眼光置自己于客观的大众平台,接受或可谓喜、或可为哀的公正评价,冷静、及时地找准个人的优劣,给自己以恰当的定位。然后综合自己周边的各种因素,审定切实可行又行之有效的发展计划。具体操作中应做到: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脚踏实地、注重基础;善于解剖自己,勇于正视自己,敢于挑战自己,严格约束自己,进而有效地规约自我,发展自我和创造自我,使自己在自己预设的轨道上顺利地前进。
2、教师专业发展务必立志终生。生命偶然、生命短暂、生命难得。既为人师就要珍惜生命、珍爱时光、立志终生。爱因斯坦说过,他的大脑只开发了潜能的百分之六。从这一意义分析,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就是在远大理想、崇高使命支配下的潜能开发。立志终生就是从时间上要长此以往、经久不息,从行为上只争朝夕、孜孜以求。保尔·柯察金的人活着的要义,当成为每一位教师立志终生倾情奉献、全身投入的诫勉,成为我们精神升华、品质提高,成为践行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奋斗一生的动力源泉。
3、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淡薄名利。“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得天独厚比更多人更多地享有学生进步、学生成长、学生成长的无限精神快乐、陶醉的教师,肯定永远不可能富敌盖茨。虽然我们也不必青灯黄衫如僧人苦行,但我们提倡淡薄名利,更不要唯利是图、唯名是争。最重要的是我们就是不能把名利作为日常教育、教学言行的目的,心系学生、埋头工作,历经努力,求得“真经”—— 学生的进步、学生的成长、事业的成功。届时因为你具有淡薄名利的心理品质,你希望、不希望的名利却会随之而来。这也就意味着淡薄名利有着貌似简单、其实深刻的“因小失大、小失大得”的辩证哲理。
4、教师专业发展应当时刻自省。 “我日三省我身”,教师也是凡人。蓬莱仙境有楹联曰:“不是倒骑驴,凡事回头看”。激励教师“教学反思”,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其实不难体会答案。这就是希祈我们的教师通过不断自省自己的言行、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强化发展的目标,促进专业进步、提高。自省需要我们经常为自己打气鼓劲,经常回顾自己的发展,经常总结自己的得失利弊,时刻“明镜高悬”、“明察秋毫”用志向对照自己,用目标检验自己,进而克服自己的消极因素,消削自己的怠慢习惯。在回望中加油、坚定志向,明晰目标,增强斗志,无往不胜。
5、教师专业发展还要不畏挫折。新春祝福常有“心想事成、万事顺意”之吉言,但心智正常的教师另外也更记得“世界上从来没有笔直的路”,所以耳熟能详的是亚圣的“天降大任”。教师专业发展必定要认准远大目标,长时间、高标准地调整心理;更明显、更持久地改变行为。要吃的了苦,更要耐得了挫。面对冷眼讥讽、非议刁难、责骂,务求冲破阻力、顶住压力,尤其是克服自身的心理冲撞。所谓“立大志、干大事”,要的是不畏挫折、愈挫愈勇,要的是百折不挠、锐意进取。
曾一红(涪陵实验中学数学教师):
1、制定并有效实施个人发展计划,并具有随环境变化的调整能力。
2、制定并有效实施工作计划,分月计划、学期计划、学年计划;针对各计划,可再细分为小的行动方案。在努力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配合外在的情境因素做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3、计划制定中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如年龄、性别、学生班级特点等,并有意识地听取有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如同事、领导或学生等。
4、评价发展计划。发展计划陆续展开与完成时,教师还需要对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了解是否达到了目标。然后,可以针对问题和不足加以反思,并设法改善与补救。这样才能获得最适合的发展,使发展目标更有效率地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