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实验中学教育科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交流 > 详细内容
咬定青山不放松 ——洋思研修学习感受
发布时间:2010/4/1  阅读次数:1189  字体大小: 【】 【】【
咬定青山不放松
                                   ——洋思研修学习感受
徐榕泽
3月28日至4月2日,我和我校的其他9位同志参加了“洋思中学‘教学与管理’研修班”的全程学习。历经南京,扬州,泰兴三地,走入扬州梅岭中学,泰兴洋思中学。通过听专家报告交流,听教学交流课,深入课堂班级管理,与洋思各层次领导座谈交流等方式进行了学习,这次学习收获颇丰,而我觉得对我自己最大的价值是对我自己更准确的理解教育的功能,教育的方式,教育的观念,教育的思维有了很大的帮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所要说的感受也只是自己的一家之言,难免有偏颇之处,望同行赐教!
洋思中学在上世纪80年代走在全国的前列,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践学生知识的“三清过关”检测模式,通过上下一心,齐抓共管,在中国的教育战线上创造了闻名的“洋思现象”。每年去考察学习的各地人员达数万人,我们这次参加了学习,我首先出现的念头就是究竟自己应该以什么样的身份,站在什么样的角度,以什么样的思维去解读它。自己是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我想,自己更想明晰的是我们的教育应该抱有什么样的能还原到人的方式去面对。
一:教师自我发展意思的强化
教师,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身份。但是这份职业面对的对象是有鲜活思考的人,培养的,给社会提供的产品是公民,这也就界定了这份职业的特殊性。万物皆变,人更是如此,那么我们教师绝对不能保持一成不变的方式去面对我们的工作对象,应该是最有生机的与时代共发展。而教师的自我发展很大程度上有针对性的,我们不能去做一辈子“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误人子弟”的那一种教师!
自我发展的根本在于自身观念的更新。观念的不断更新才有可能涌出源源不断的清泉,观念正确了我们自身也就走上了正道,课堂才有可能正确,学生才有可能得到发展。
教师的自我发展的渠道和方式是多种的,我们杜绝一切的形式主义和模式主义,每一次集体备课,每一次师生交流,每一次家长会,每一次公开课,每一次教学探讨都可以是我们教师获得观念新生的机会,用心则处处皆学问!
二:明确优质教育的概念
优质教育是什么?最核心的就是适合学习者的教育,否则,教育一定不是享受,可能是摧残。我们成年人往往用自己认为正确适合的东西去传教孩子,那实在是心理的一次侵犯!
我们教师要能压低心态,走进孩子的心灵,关注到每一个孩子最脆弱的一面,给予孩子最可接受的温暖的爱,不能因为存在考试,存在竞争而把教育推向悬崖。即使存在沙漠,我们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在沙漠中播下一粒种子,推己及人。给孩子一个希望,给孩子一份憧憬,或许比教他们一个知识点来得更迫切。优质教育的本质就是回归到人的人性去认识孩子,找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不能以教育的名义去扭曲了人的本然!
优质教育,应该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追求方向!
三:   教学过程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一)备课阶段的工作
备课是教学的准备阶段,凡事预则立,应该说,备课时教师教学工作最辛苦的环节。
从教材结构分析看,我们备课的角度要变,要将“备教材,备学生,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三者结合起来。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即使心理学上的角色换位。在备课时选材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设计要活化教材。
集体备课不是简单的对要所教授的知识进行说明,而是对课堂教学可能触及情况都要有准备,在集体的探究中提炼有效的课堂教学内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第二次备课”,把准备工作贯穿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二)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状况,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教学内容要明确反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具有启发意义和实际价值;教学内容要具有教育意义或者培养价值。教学过程必须是教授有效知识量。
从课堂教学结构上看,教师要将“讲清重点,启发思维,教给方法”三者结合起来,以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教学过程时间应该是培养思维的过程,我们必须明确,讲得多不等于听得懂,听得懂不等于自己会,会模仿不等于能力培养。
从学生的认知结构看,我们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听课能力的建构,把“听,看,议,做”这几点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能及时的收集学生的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步骤,把教学的重心降到学生自己动手的操作上来。
(三)在课堂对训练的分解及布置方式
教学的效果的体现就在学生的过手程度。那么训练,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我们现在很多学生埋怨课后作业很多,养就部分学生拖,赖,抄的坏毛病;教师埋怨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很差,似乎两者很难调和。
我们必须认识清楚一点,知识的掌握必须通过作业来巩固。但是我们可以分解训练。一部分训练我们处理为课堂教学环节,在教学中介入学生当堂训练模式,这样能够及时的反映出教学的效果,对学生做出有效的指导,并且可以减少学生的课后负担。
作业的布置要将“顺次布置,精选布置,分层次布置”三者结合起来,以体现实事求是,减轻负担。辩证理解“知识,作业,负担”三者的关系。
(四)训练的及时反馈
据科学研究数据表明,学生对所作的训练和作业接受效果最佳时间在24小时内,并且随反馈时间的拖延而递减。我们教师每一次作业和训练其实都是在对学生的知识接受度做检测,对自己教学效果做自我评估,但是往往由于反馈时间的延后使我们失去了利用训练和作业对学生做教学工作的二次补救,也就在有意无意中丧失了学生对知识过手的机会和可能。
这实际上对我们教师在训练和作业的处理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真正做到训练和作业的有效性,时效性,针对性,避免训练的盲目性,不能单纯在量上下功夫,更应该合理科学的制定与阶段性的学生能力相吻合的训练和作业的量和难度。甚至可以考虑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体议定作业的方式,提高效率,和解训练和分数的问题。
四:校园活动的开展
很多时候我们教师害怕开展校园活动了,常常担心一次活动又影响力学生的学习精力,减少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仿佛对校园活动的开展有了谈虎色变的感觉。
开展活动本身来讲,它就是学习,是知识积累,它还具有评价功能,调节功能。
我们现在存在的问题在于我们活动的方式单一,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心理上师生没有互动。在活动的方式的选择上,我们学着更契合当代青年心理的方式进行选择;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尝试角色转换;在活动结束后,要有后续的评价总结。相信这样的话,我们才是真正给孩子的成长营造了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环境,给孩子一片蔚蓝的天空,不能说了考试的存在而弥漫的就只有阴霾。那不是教育,而是末日。
五:校园文化的积淀
文化,在辞海中的解释就是人类创造的精神物质财富的总和。在这里借用扬州梅岭中学王力耕校长的话说,校园文化就是流行!
事实上,我们现在有知识没有文化的现象越来越凸显,教育其实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过程,而在一个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总有相应的每个时期的烙印,而这种烙印其实就是校园的一种风尚。
我们渴望我们的教育能在一直如沐春风的氛围下得以精神的享受,那么我们就要在学校的整体构建中找到文化的绿洲,当然,这不是一日之功,它存在于我们学校的每一位的教师和学生的每一天的日子。
文化是一种力量,文化的形成本身就代表了进步!
六:对差生的态度
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态度去面对差生,在本质上更是对教师的一次大检验。
教育,应该有对人的尊重。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命题就是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教师没有理由拒绝任何一位学生,教育不挑剔,不选择学生。教师应该在每一位学生的身上找到他们的闪光点,他山之石嘛。从某种程度和意义上上讲,成功转换一名差生比教好一名本来就不错的学生的更有价值,无论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无论是心理的收获还是社会的认可。
对待差生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摆脱急功近利的想法,摒弃冒进急躁的做法,回归到对人的的成长发展规律上来理解认识差生,这样可以在观念上更清楚的来指导具体的方法。
七:后话
这次学习过程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对小事的坚持和不放松。洋思的成长壮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洋思人对纪律,制度,规章的践行,落实,坚持,看似简单,但是练到极致也就成就了辉煌!
严谨成为一种习惯,而习惯可以诞生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衍生出来荣耀。
我想,教育真的要有守住寂寞的心态,要有海纳百川的心胸,要有静水流深的心境,那才是在对人做了一点事情!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洋思中学学习总结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重庆市涪陵实验中学校  
电话:023-72861300  地址:重庆市涪陵区兴华西路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