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实验中学教育科研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培训 > 详细内容
任务型教学与学习者自主之间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0/4/1  阅读次数:963  字体大小: 【】 【】【
任务型教学与学习者自主之间的关系
曾晓燕
       摘   要:任务型教学的理论依据与学习者自主的理论依据相互支持,二者都借鉴了“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学习者自主理论把任务作为师生的连接界面,师生之间通过任务这个互动平台实现学生作为完成任务主体的自主学习。任务型教学的特点要求学习者自主学习,在任务型教学中,任务是学习的载体,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任务型教学为培养学习者自主能力提供条件,为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能够让学生支配自己学习的机构。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学习者自主;任务;建构主义
引   言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教学大纲》在谈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这样写道:“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1](5)这就对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侧重于教师“教”,学生不是主动的学习知识,而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不少学生期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带着目标学习知识和技能。任务型教学法正是一种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自主能动性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任务型教学和学习者自主之间的联系
一、二者的理论依据相互支持
任务型教学的核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和“和以人为本”,其哲学心理学的依据是当前流行的“建构主义”。“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经验的重组与重新建构,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心理建构过程,是体验、发现和创造的过程。任务型教学法的特色就在于能够为学习者提供这种宝贵的体验过程。学习者正是通过实施任务和参与真实自然和有交际意义的活动,促进了自身知识的“重组”与“构建”,促进了摄入的新信息与学习者已有的认知图示之间的互动、连接、交融与整合。[2]
学习者自主理论的兴起与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也是密切相关的。Williams和Burdeb提出的社会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包含四个关键因素:教师、学生、任务和环境,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不可孤立于其他因素而存在,它们之间的交互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设置体现自己教学理念的教学任务;学生作为个人理解这些任务的意义和个人相关性;任务则成为学生和教师的连接界面。这样教师和学生、任务三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以小组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策略和以项目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策略是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直接体现。[3]
可见,任务型教学和学习者自主理论都借鉴了“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两者都注重个体差异,学习者自主理论把任务作为师生的连接界面,教师设计任务,学会僧作为主体理解和完成任务,师生之间通过任务这个互动平台实现学生作为完成任务主体的自主学习。另外,学习者实施任务和参与活动,整个互动过程是以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为前提的,这能够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他们自主能力的发展。因此,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和学习者自主的理论是互相支持的。
二、任务型教学的特点要求学习者自主学习
         Willis(1996)将任务型教学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任务前(PRE-task)阶段:引入话题和任务,在此阶段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话题,并帮助学生理解任务和准备任务;二是任务环(Task cycle)阶段:任务(task),计划(planning)和报告(reporting),具体体现为学生以对子或小组的形式来完成任务,教师不直接指导,学生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在全班汇报他们怎么完成任务以及他们的决定或发现,最后通过小组向全班报告,也可以小组之间交换书面报告,比较任务的结果;三是任务后(Post-task)阶段:分析操练,在这一阶段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难点,在分析中或分析后有教师领导学生做适当的练习。 [4](26)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无论是任务前、任务环节、还是任务后阶段都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接受任务,准备材料,组织表达,直至完成任务。任务是学习的裁体,学生完成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习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任务型教学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前提的,学生要完成任务,必须积极主动地准备设计自己的表达。因此,任务型教学要求学习者必须自主学习。
三、任务型教学为培养学习者自主能力提供条件
Holec(1981)认为,学习者自主就是学生自我负责管理学习的能力。他指出,自主学习要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学习者必须有能力负责管理其学习;二是必须有这样一个学习机构,学生在这个机构里能支配自己的学习。[5](78)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该理论认为知识和技能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它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形式,强调学生作为实践主体。该理论认为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得以实现,实践的主体只能是学生,而不能由老师取而代之。这正好为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前提条件,即一个学习机构,一个能够让学生支配自己学习的机构。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教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料和语境,可以将学生的生活经历与学习活动联系起来,由是学生自己进行意义的构建,而不是令其接受现成的知识。知识的获得是由学生主动探索.思考探究出来的,学生是该学习机构的实践主体,能够使学生有自主的感觉和体验,而这种体验会刺激他们的内在学习机动,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因此,任务型教学法构建了学习者自主的学习环境。
处理二者关系时需注意的问题
在任务设计上,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活动要具有可操作性;(2)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任务的内容和方式应尽量真实;(3)活动要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甚至道德的升华。(4)活动不限于课内,也可延伸到学生课外的学习和生活中。
在具体操作时,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条件,使得他们能够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自主性,让他们成为决策者和探索者,而教师则是他们的指导者和咨询者。
结   语
       任务型教学强调把学生作为实践主体,以“任务”为基础,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和良好的环境,将学生的生活经历与学习活动联系起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都是积极主动的,这就刺激了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从而使学习效果都得到了保证,更为培养学习者学习自主能力提供了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崔允槨.《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方文礼.外语任务型教学法纵横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第9期.
[3] 戚宏波.学习者自主理论溯源[J].山东外语教学,2002年第5期.
[4] WILLWS   J.A   Framewro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London:Longman,1996.
[5] 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amon,1981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重庆市涪陵实验中学校  
电话:023-72861300  地址:重庆市涪陵区兴华西路2号